线上授课期间,学校在教学安排上坚持五育并举,旨在通过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化解居家隔离带来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今天我们将美术组推荐的艺术作品分享给大家。
青绿千载,山河无垠,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2022年春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把宋画山水诗意的感动留给了千年后的你我。她们的舞,朱唇微启,青丝成髻,高耸入云,绿腰盈盈,如宋的翠峰;水袖一甩,便是宋的河流。
《千里江山图》
北宋 王希孟 绢本设色
纵51.5cm,横1191.5cm
一幅画,12米的长卷,18岁的天才画作,20多位帝王收藏,900多年的历史传承。“航拍”下大宋的千里风光,浩浩荡荡,气象磅礴,“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这便是《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
蔡京题跋
宋徽宗—赵佶
蔡京的跋文,是我们了解画家王希孟和有关这件作品的全部。更让人好奇的是,仅用此画便惊艳了人间的天才少年,创作这一幅青绿山水时年仅十八岁。此画再现了仲春景色,亦凝固了他的青春岁月。不久希孟离世,《千里江山图》成了这名少年的“千古绝唱”。
陈丹青曾这样评价:“通常成熟的大师,喜欢做减法,也就是所谓取舍和概括,可十八岁英年的他,忙着做加法。人在十八岁年纪,才会有这股子雄心和细心,一点不乱,不枝蔓,不繁杂,通篇贵气,清秀逼人。”
那个爱极了天青色的艺术帝王赵佶,能对希孟亲自“诲谕之”。能成为《千里江山图》最大幕后推动者,却不一定画得出这样的蓬勃恣意、青春昂扬。
《瑞鹤图》
宋徽宗 赵佶
致广大
一目千里江山,一梦畅然遨游。《千里江山图》色彩斐然、纤毫毕现,山如是、水如是、人如是,一切如是。
构图
青山苍苍,碧水泱泱,千万气象,天高水长。《千里江山图》为大型长卷式构图,以游走观看山水的方式表现时间上的连续性,描绘了千山万壑、江河交错的壮丽河山。画家采用近、中、远绘画手法,将山水结合在一起,结构严谨,布局巧妙,给人以“咫尺千里”、江山寥廓的感觉。同时,传统中国画中的“三远”——高远、平远、深远等多种构图方式在画中合理的运用,令画中山峦江河的景致跌宕起伏,富有强烈的韵律感。这些正是徽宗“丰亨豫大”审美观在山水画上的完整体现,符合宫廷的审美趣味。
高远
平远
深远
全画景物丰富,布置严整有序。看似山与山相似,千篇一律,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山峦整体由六大组群山构成,从“序曲”到结尾,王希孟仿佛在用青绿色彩创作一场交响乐。每组皆有一座主峰,诸多辅峰簇拥在周围,仿佛在暗示着封建王朝的君臣秩序。
序曲
渐起
发展
高潮
回落
尾声
当宋徽宗第一次缓缓打开卷轴,看到面前这幅绚烂的“江山图”时,应该是非常激动的。作为帝王,他欣慰坐拥这样的江山,作为书画爱好者,这幅画足以让他看到一个年轻人的才气,和自己治理下画院、画学的丰硕成果。
设色
《千里江山图》在用笔和用色上采用传统的“青绿法”,它是青绿山水中面貌最出色的一件。画卷以淡墨起稿,层层皴染,点染青绿后,又以淡墨与花青勾皴。着色面积大,饱和度高,这在所有传世的青绿山水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过了900多年,整个画面依然鲜亮,透着皇家的辉煌气质。石青和石绿是矿物质颜料,造价成本极高,王希孟绘《千里江山图》,所有的绘画材料都是宋徽宗赏的,当然也包括这块价值不菲的“宫绢”。
设色淡雅
设色浓重
尽精微
《千里江山图》的开阔,开阔得非常具体。远看峰峦起伏,江河缥缈。放大细节,亦能看到屋舍俨然,良田美景之象。而画中之人,多达数百,或空斋独坐,或携琴访友,无不细腻……
长桥游船
长桥游船
瀑布飞溅
悬崖隐居
深山大寺
水磨飞鸟
挺拔松树
茅屋村舍
画家营造了一个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太平江山意象。《千里江山图》即是中国古代文人理想梦境中永恒的青绿色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