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岁月和历史交织成一个坐标,定格于2017年。
以历史的名义,丈量——
从蕴璞藏珍的庭院,到斐然卓立的教学楼,“毓文人”足足走过了一百年的漫漫长路。
1917年,春天。 吉林城头道码头北侧,构建起一个青砖黑瓦的院落——私立吉林毓文中学。
“毓文”, 毓,孕育;文,文德。毓文,意为于钟灵毓秀之地,培养有文德之人。“毓文”二字,寄寓着祈望文德隆盛之意。
“达材成德”,毓文的校训,亦即培养目标。达材,达修齐治平之材;成德,成致知行仁之德。
毓文厚土,依山临水,禀赋天成,开创了育化新人、泽乡救国的基业,养育了绵长文脉,承载着恢弘梦想。
日月嬗递,时代变迁。肩负“达材成德”的使命,毓文经历了百年骄傲而光荣的历程。
今天,我们驻足、盘桓于此,长忆、缅想、追思……
昨天,谁人诵读、书写于此,奔走、呐喊、呼号……
当代“毓文人”,多么想沿着前人闪光的足迹,重走百年的路途,感悟百年的风云,领略百年的神采!
本展馆可见毓文百年之概貌,并藉此体味前人求索、跋涉、开拓、创新之艰辛。
一位接一位创业者,理性地审视时代,站立于一个又一个高度,以超前的意识、前瞻的思维,撞击出关乎毓文命运与前途的火花。
楩楠继起。一拨拨跨进来,一批批走出去。一代代矢志求学、报国泽乡的青衫黑发、浪漫潇洒的学子,焚膏继晷,指点江山。
英才辈出。无数闪光的名字,以星宿的炫目,镶缀于毓文校园历史的苍穹。
毓文,积淀人文,传承人文,拓展人文。
壮哉,郁郁乎文!
百年战火辗同轮,千里江山依齿唇。
中朝两国毗邻接壤,一衣带水,两国人民在反抗民族压迫、追求国家独立的道路上相互扶持,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朝鲜革命领袖和国家的缔造者金日成主席在中国东北的黑土地上求学、成长并战斗在反压迫、反侵略的前沿阵地,毓文中学见证了朝鲜领袖青年时代的成长历程。
百年春秋,人事沧桑。毓文经受了时代血与火的考验,与中华民族同历荣辱,与中国革命共赴征程。
20世纪初,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然而旧俗俱在,民智未开,中国仍受列强的欺凌与宰割。
近代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若要救我中华,则必要培育我国民独立自由之精神、理性智慧之思想、团结合群之德行、真诚务实之品格、勇猛尚武之气魄、思变好动之秉性。世界的竞争是民族的竞争,是国民的竞争,更是教育的竞争!
抱有救国救民思想的热血青年——南开学子韩梓飏、张云责、李光汉等人毅然奔赴家乡,多方筹措,创建吉林毓文中学校以泽乡救国!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如沐春风。
追忆往昔,经峥嵘岁月,仍不忘开拓奋进;回首长途,虽栉风沐雨,亦不乏雨露温情。
奋进处,殷切期望仍在耳畔;征程里,亲切关怀犹在心间。每一记凝眸,每一丝温暖,都是欢心的鼓舞,都是有力的助航。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多少贤达俊彦,豪杰英才——引航前进的历任校长,慷慨相助的社会贤达执鞭任教的语文名师齐聚于此,引八方学子求学于此,薪火相传。
一百年,岁月如歌;一百年,杏坛树人。
巍巍九龙山,悠悠松江水,山长水阔,钟灵毓秀;孜孜育人师,莘莘俊学子,硕果累累,桃李芬芳。
十秩风雨,英才荟萃;薪火相传,青蓝相继。披荆斩棘,走向神州大地;乘风破浪,奔赴五湖四海。“达材”以兼济天下,“成德”而誉满八方。
百年风雨,百年沧桑,创世纪辉煌;赖济济时贤,桃李芬芳溢四海。
百年耕耘,百年收获,建千秋伟业;有殷殷学子,群星灿烂遍九州。
典藏昨天,守望今天,遥感明天。
一百年风卷云舒,一百年薪尽火传。毓文,以心血与汗水挥写了执著求进、开拓创新的悬腕华章。
执鞭就教的“毓文人”,挥洒如椽大笔,绘就了一幅又一幅霁月光风的画卷。
高品位的办学追求,高标准的教育管理,敢为人先的拼搏意识,脚踏实地的治校作为,科学务实的进取精神……这一切,彰显了毓文的壮美风姿!
毓文,浓缩着中国教育的时代光彩,浸染着源远流长、炽热浓重的人文底色。
施创新教育之大略,展特色教育之宏图,铸人文教育之辉煌!
现实与历史相约,后辈与先哲对视。
毓文的草创者、经营者,先辈、师长们深情的目光,注视着这方热土。
我们读懂了他们眸光里的内存——期望。
于是,我们选择了崭新的起点。
翻开手册,捧起教案,整理笔记,
启动网络,点击鼠标,研讨规划,
高瞻远瞩,擘画未来,铺展蓝图,
毓文,源头不息的神圣火种,灼灼燃烧,生生不息。
此刻,走出展馆。确信——
储存于心底的,定然是毓文的那些人、那些事;升华于胸襟的,定然是毓文历久弥坚的精神。
惟有执着的跋涉者、奋斗者才真正懂得:一切成功皆在前方。
回首所来之路,抚摸双肩,历史的重任令“毓文人”果敢担当。
请历史告诉未来:今日之毓文,正在向着有特色、有内涵、有情怀的国际名校的远大目标,高瞻阔步,矫捷前行。
一百年,正青春;一百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