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
暑
处,止也
暑气至此而止矣
23
星期四
2018年8月23日12时08分30秒,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
《历书》曰:“斗指戊,为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故名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录:“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即“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这个时期的气候特点是气温下降、秋高气爽,当然有些地区还要经历秋老虎的袭击。
处暑日太阳到达黄经150°,正运行到了狮子座的轩辕十四星近旁。此日,太阳直射点已南移至11°28′N。吉林市的正午太阳高度也由夏至的69°34′降低至58°06′,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太阳开始偏南了。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
立秋与气候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鹰乃祭鸟:处暑之日"鹰乃祭鸟",说鹰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肃气,冷酷地搏杀猎物。先猎之物要先陈列为祭,古人称之"义举"。
一
侯
天地始肃:后五日"天地始肃",这个"肃"是"肃清",天气因"肃"而清,因"肃"必"肃杀",所以,肃清后必带来萧瑟之气。
二
侯
禾乃登:再五日"禾乃登",禾是五谷各类,天气肃杀后,庄稼才有收成,成熟曰"登"。
三
侯
气温走低背后的“神秘力量”
为何处暑时节气温会连续走低,一蹶不振呢?首先,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使得我们获得太阳辐射减弱;其次便是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与此同时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
秋高气爽与微寒秋雨
开始影响中国的冷高压,在它的控制下,形成了下沉的、干燥的冷空气,先是宣告了中国东北、华北、西北雨季的结束,率先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秋高气爽。处暑期间,真正进入秋季的只是东北和西北地区。但每当冷空气影响中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形成冷锋,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故有:“一场秋雨(风)一场寒”之说。
低纬暖湿的雷暴活动
此时的雷暴活动不及炎夏那般活跃,但华南、西南和华西地区雷暴活动仍较多。华南地区由于纬度较低,此时的暖湿气流还比较活跃;而西南和华西地区,由于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加之山地的作用,雷暴的活动也比较多。进入9月,中国大部开始进入少雨期,而华西地区秋雨偏多。它是中国西部地区秋季的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华西秋雨”无疑是冷暖空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特点是雨日多,而另一个特点是以绵绵细雨为主,所以雨日虽多,但雨量却不很大,一般要比夏季少,强度也弱。
处暑与农业
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对农牧业生产不利。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华南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华南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工作。
文化习俗1.出游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处暑时节,炎阳不再炙烤,蝉儿不再鸣叫,盛夏渐行渐远,秋意愈来愈浓。妩媚的秋色在天地万物间如水墨画般一点一滴地铺陈弥漫开来,秋日的大美景色正在大地上悄然出现。在我国北方地区,天空湛蓝,秋云飘逸,秋水如镜,阳光透亮,温婉平和,温度宜人,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好时节。
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2.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3.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2006年第九届中国开渔节,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县举行。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4.泼水习俗
在日本,从大暑到处暑的一个月时间内,日本各地有组织泼水降温的习俗。
处暑与地域农谣
安徽: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棉花。
吉林:立秋处暑在八月,拔草放垄晒水田。
湖南:立秋处暑天渐凉,玉米中稻都收光。
河南:立秋过后处暑连,打草沤肥好时间,拔除大草放秋垄,小麦割完地早翻。
上海:立秋过后处暑来,深耕整地种秋菜。晚稻出穗勤浇水,籽粒饱满人心快。
福建:八月立秋处暑快,边种蔬菜边管粮,防害治虫田管理,水稻防倒要烤田。
云南:立秋处暑八月天,棉花整枝烟短剪,白薯翻蔓秋荞播,拔草捉虫保丰产。
处暑诗词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
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
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
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
令人忆醉翁。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
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
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
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
未必海之深。
《立秋》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
[当代]贵谷子
天地乾坤始渐肃,
鹰隼捕鸟稷乃登。
冷热交换试拳脚,
一场秋雨一场寒。
岁华过半休惆怅,
且对西风贺立秋。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
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
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垒,
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
万事与心违。
处暑生活
气候干燥,是处暑期间显著的天气特点。人的皮肤会因此变得紧绷,甚至起皮脱屑,头屑变多,嘴唇干燥,嗓子发干,民间称之为“秋燥”。
为远离“秋燥”,此时节宜调节起居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利于保养精气,养精蓄锐。在饮食方面,多吃蔬菜和水果,尤其是鲜莲子、百合、菠菜、芹菜、小白菜和莲藕,同时配以适当的汤水和粥品,不但能健脾、清热、除燥,还能补养身体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