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师教研能力,推动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落地生根,不断夯实教学基础环节,灵活融汇教学理念与实践,28日、29日,我校教务处组织开展了9月份吉林毓文中学“每月一课”听评课活动。九大高考学科全科参与,共推出九节示范课。教务主任刘利辉、副主任赵兴雅、高敏及各教研组全员参与听评课。
数学 张清秀《函数性质》
课堂微观:本节课从知识回顾开始,通过习题层层递进,分别诠释“正、定、等”的含义,让学生通过训练掌握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方法。最后提升学生解决难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不畏困难、勇攀高峰的治学精神。
教研组评课:知识点讲解细致入微;语言幽默风趣,条理清晰;题目经典,过程规范严谨;台阶设置合理,重点难点突破到位;开头有激情,中间有章法,结尾有升华!
语文 王水婷《短歌行》
课堂微观:《短歌行》是曹操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本课通过反复诵读,在情境中体会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心境,并引导学生结合背景知人论世,辩证客观地评价曹操。
教研组评课:教态端庄、语言精炼、有亲和力;教师梯度引领学生诵读和品读文本,抓住重点字词,深入挖掘,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体验中寻找独特的感悟。课堂结合了影视片段,内容丰富、形式灵活。
英语 李莹《Listening and Speaking》
课堂微观:本节课活动主题是“准备好去旅行”(Get ready to travel)。学生通过两段对话了解旅行前要做哪些准备,最终能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旅行计划。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制订计划时全面考虑、系统安排的意识与能力。选取国内外不同景点,既能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又能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
教研组评课: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呈现形式多样;注意利用实物、图片、卡片、身体语言、表情动作等作为教学资源;创设讲解、操练和运用英语的情景。李老师能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关注教学过程,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热闹的形式与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
物理 吕秋月《带电体在复合场中的圆周运动》
课堂微观:本节课以问题链的形式展开。从重力场到复合场、从知识到能力、从方法到思想,层层递进、逐步落实物理核心素养,最终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教研组评课:整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高考方向;必备知识的复习和电场的类比分析,体现出对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讲练结合到位、规律总结准确、教学手段多样化、知识精细化,能对学生即时进行规范训练,课堂效果非常理想。
化学 高山《钠的化合物》
课堂微观:侯氏制碱法的科学史话引出课程主角——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从生活中的化学入手,提取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导学生从“性质决定用途”角度认识物质。最终通过课后实践活动完成对侯氏制碱法的深度认知,提升学科价值的认同感。
教研组评课:高山老师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语言、表情有鼓励效果,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反馈及时;注重细节表达,实验阶段的安全引导很好传达了科学精神;学生汇报实验思路清晰,教师指导到位;学科知识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化学实践力得以充分表达。
生物 刘帆《免疫调节》
课堂微观: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花粉过敏入手分析过敏反应发生机制,引导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培养科学思维。通过过敏药研发、艾滋病现状与治疗、器官移植供体短缺等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同时为其职业发展亦能提供参考。
教研组评课:课程贴近生活实际,内容丰富;知识环环相扣,安排紧凑。拓宽视野同时纵深有度;学生调动范围广,有效地将网查内容与教材素材进行整合,做到了材料辅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及探究能力的培养,堪称创新的一节好课。
政治 王燕燕《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习题讲评课》
课堂微观:本课通过2020年高考试题,利用高考评价体系分析解决问题。试题紧紧围绕高中政治学科主干知识,以政热点为背景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培养发散思维、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研组评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和主动,教学思路清楚,让学生很好得掌握“a对b作用”这类题型规律的总结。她还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情绪,将高考评价体系能够灵活地运用融汇于课堂中,培养了学生能力。
历史 张阳阳《 宋代:纸香墨飞、繁华鼎盛》
课堂微观:本节课是一节以史料为穿引的讨论课。旨在以多元史料呈现宋代生活全景,渗透史料实证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涵养家国情怀。
教研组评课:本课充分利用高考试题的新情境、新信息,体现了与新课改与新考改的有效对接。流程上,以新情景展示特点,凸显主题。课堂氛围活跃,教师教态亲切,语言流利舒畅,深入浅出,张阳阳老师是一个很会讲课的老师。
地理 张美晶《人口专题复习》
课堂微观:《人口专题复习》是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一章的习题总结课,结合时事人口政策的变化,通过对常考题型的分析,总结解题技巧,提升学生的做题能力。本课旨在让学生对人地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研组评课:课堂调控有的放矢,师生互动氛围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教师能够精准把握学情,注意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分类配题,归纳总结;与时俱进,紧密联系最新的政策及人口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万象更新,教学为根。我校教学工作紧抓基础环节,以更深刻的思考打磨细节,以更高的标准规范课堂,以更务实的姿态向课堂要效率。“每月一课”,精耕细作。九节示范课既有学科知识点的突破,又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