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筝诗》
南北朝·沈约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9月19日上午,“盛世中华· 国乐江城”吉林市国乐艺术季——古筝艺术王中山专题讲座在吉林毓文中学体艺中心隆重开启。市文广旅局副局长侯杏、毓文中学副校长赵美荣出席了本次活动,吉林省古筝学会、吉林市古筝学会会员及毓文中学古琴爱好者现场观摩学习。
文广旅局副局长侯杏(一排左二)
毓文中学副校长赵美荣(一排左一)
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拟十二月,设之列四象在,鼓之列五音发。古筝文化,在中国有近3000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之血脉,东方智慧之灵魂。早在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传.谏逐客书》中就有这样一段话:“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可见古筝文化源远流长。
王教授在讲座中从中华文化下筝器的式样之美、筝声的音韵之美、古筝的简易之美、筝人的形态之美这四个方面介绍了古筝艺术。并通过诙谐的语言和高超的演奏技艺征服了现场观众,丰富了观众的古筝认知,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古筝爱好者的学习热情。大家在这场古筝的饕餮盛宴中如痴如醉,尽情享受。
古筝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魅力。音韵典雅含蓄,旋律流畅优美,既可净化心灵,又可陶冶情操。相信古筝艺术会在毓文这片沃土上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文化自信的种子也将在这里生根发芽!
《听筝》
唐代·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王中山,中国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乐系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社会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在古筝演奏方面,王中山先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音乐表现细腻、传神,音色柔美而亮丽,善于用情绪化的音乐语言表达理性化的思维。曾获国际中国民族器乐独奏大赛古筝第一名。他举重若轻的弹奏技巧、飘逸洒脱的“王者风范”令人瞩目,被誉为“筝坛圣手”。中国现代筝演奏新技法的领军人物。
在古筝技法开拓方面,他有许多新的创意并付诸实践,如在一九八六年“中国第一届古筝学术交流会”上,他创造性地运用轮指技法、并在中国筝上率先使用左手内戴四个义甲的形式进行演奏,丰富和增强了古筝双手演奏技能;开发和发展了多指摇和左手摇指,令古筝面貌为之一新。目前,这些新的演奏形式在中国艺术院校的古筝专业中已经得到广泛推广,显示出这些新技法的广阔前景和勃勃生机。
在古筝创作方面,他为国家核心刊物撰写文章多篇,创作和改编许多古筝独奏、重奏、合奏乐曲,部分作品被列为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古筝专业的教学曲目,以及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考级机构的高级曲目。中国最权威的民族器乐大赛如:文化部主办的“文华奖”、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金钟奖”、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民乐大赛等,把他的部分作品作为这些权威赛事的规定曲目。在古筝教学方面,成果显著,其学生多人在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举办的国内及国际顶级专业比赛中屡获殊荣,倍受关注。培养出的部分优秀学生已成为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等国家级艺术院团的古筝演奏家和青年教师。
作为当代中国古筝艺术的集大成者,在教学之余,他还参加中央电视台等机构主办的各种大型演出活动,并在数十部全国有影响的影视剧中配乐。先后出版了《王中山古筝曲集》等书籍和音像制品,发行了多张个人独奏专辑和数十张教学光盘。曾出访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大力推广古筝艺术。在国内外近百个大中型城市,先后举办了两百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和学术讲座。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和最受欢迎的古筝艺术家之一,他迄今保持着古筝演奏家有史以来举办独奏音乐会最多的纪录。
对于他的艺术成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海内外报刊杂志都给予了采访和介绍。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宣传媒介,也多次播放他创作演奏的《溟山》《云岭音画》等乐曲,并作专题介绍。他的艺术生平现已被选入《国乐精粹》《中国当代音乐界名人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