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选择
校园活动
【毓见】省骨干培训丨群英...10-28
【毓见】1金1银1铜丨2...10-28
【毓·青春】升旗仪式|消...10-21
【毓见】青年力量丨英语政...10-18
【毓·青春】行走的思政课10-17
【毓见】三连冠丨市中小学...09-29
【毓见】运动会|“毓”彩...09-24
【毓见】教学工作会议 _...09-15
【毓见】教师节特辑-_-...09-10
校园活动
【毓·文化】小满丨小得盈满为小满 花未全开月未圆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9-05-20 08:47 点击量:2296

5.20【毓·文化】小满丨小得盈满为小满 花未全开月未圆29.jpg

  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小得盈满故曰小满。

5.20【毓·文化】小满丨小得盈满为小满 花未全开月未圆94.png

  小满·气候

  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 二候靡草死, 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后, 苦菜已经枝叶繁茂;之后, 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在小满的最后一个时段, 麦子开始成熟。

5.20【毓·文化】小满丨小得盈满为小满 花未全开月未圆213.png

  小满前后的主要天气特点就是高温高湿多雨。因此防热防湿显得极为重要, 食物、衣物要注意防霉。此外, 小满前后, 冷暖交汇频繁, 强对流天气也时有发生, 要特别警惕暴雨、狂风、雷电等天气。一般来说, 如果此时北方冷空气可以深入到我国较南的地区, 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 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 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这些地区防汛的紧张阶段。

  小满·农业

5.20【毓·文化】小满丨小得盈满为小满 花未全开月未圆411.png

  小满节气时,黄河中下游等地区流传着“小满不满,麦有一险”的说法。这“一险”就是指小麦在此时刚刚进入乳熟阶段,非常容易遭受干热风的侵害,从而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粒籽干瘪而减产。防御干热风的方法很多,比如营造防护林带、喷洒化学药物等。而江南地区则有“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的说法,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们便忙着踏水车翻水;收割下来的油菜籽也等待着农人们去舂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田里的农活自然不能耽误。可家里的蚕宝宝也要细心照料,小满前后,蚕要开始结茧了,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丝。

  小满·文化

  1.祭车神

5.20【毓·文化】小满丨小得盈满为小满 花未全开月未圆702.png

  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在相关的传说里二车神,是一条白龙在小满时节,人们在水车蓦上放上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会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入田中,有祝福水砚涌旺的意思。

  2.祭蚕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

  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南方以蚕理为主,故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蚕是娇养的“宠物”,由于蚕难养,古代把蚕视作“天物”。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恕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在四月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小满·诗词

5.20【毓·文化】小满丨小得盈满为小满 花未全开月未圆984.png

《小满》

[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

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

迎风笑落红。

5.20【毓·文化】小满丨小得盈满为小满 花未全开月未圆1040.png

《小满》

[西汉]长卿

昨夜玉盘沉大江,

夜来忽梦荠麦香。

时人但只餐中饱,

莫忘旧时苦菜黄。

5.20【毓·文化】小满丨小得盈满为小满 花未全开月未圆1104.jpg

《缫车》

[宋]邵定

缫作缫车急急作,

东家煮茧玉满镬,

西家卷丝雪满籰。

汝家蚕迟犹未箔,

小满已过枣花落。

夏叶食多银瓮薄,

待得女缫渠已着。

懒归儿,听禽言,

一步落人后,百步输人先。

秋风寒,衣衫单。

  小满·生活 

5.20【毓·文化】小满丨小得盈满为小满 花未全开月未圆1247.png

  小满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均气温在22℃以上。此时节,应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并注意防暑降温;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采取防护措施;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

5.20【毓·文化】小满丨小得盈满为小满 花未全开月未圆1361.jpg

  夏季是一年里阳气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但务必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也就是说,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过于避热趋凉,谨防冷气病。而此时清凉退暑的绿豆汤、金银花水、凉茶等都不失为祛火的绝佳选择。

分享到:
0

友情链接: 国家教育部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吉林市教育信息网   |   吉林市人社局   |   
地址:松江中路101号    联系电话:0432-64833505    传真:0432-64833505
关注我们
吉ICP备06002830号     版权所有:吉林毓文中学